球头车床的保养与维护需“防微杜渐”,操作人员应养成“班前查、班中盯、班后清”的习惯,易损件更换严格对标流程,方能最大限度降低故障率,为精密加工筑牢基础。
一、日常保养:以“清洁-润滑-检查”为核心
1.班前准备:开机前需清理导轨、卡盘及刀架上的切屑与油污,避免杂质划伤导轨或影响装夹精度;检查液压油、切削液液位,不足时及时补充(切削液需按比例调配,防止细菌滋生);手动盘动主轴,确认无卡滞后低速空转3-5分钟,观察各仪表是否正常。
2.运行中监控:加工时需关注主轴温度(正常≤60℃)、进给速度是否平稳,若出现异常振动或异响,立即停机排查;每2小时清理一次排屑器,防止切屑堆积导致散热不良或卡阻。
3.班后维护:关闭电源后,擦拭机身表面,重点清理丝杠、光杠等传动部件;按润滑表对各导轨、轴承、齿轮箱加注指定型号润滑油(如锂基脂),确保油膜均匀;填写《设备保养记录》,记录异常问题以便追溯。

二、易损件更换:标准化流程保精度
球头车床常见易损件包括刀具、卡盘卡爪、皮带、密封件等,更换需遵循“停机断电-定位拆卸-清洁安装-调试验证”四步。
以刀具更换为例:首先停机并锁定电源,松开刀架锁紧装置,取下旧刀(注意避免碰撞刀尖);用毛刷清理刀座碎屑,检查新刀的几何角度与尺寸是否符合工艺要求,涂抹少量防锈油后装入刀座,轻拧刀架螺丝至半紧状态;启动主轴低速旋转,通过百分表校准刀尖高度与径向跳动(误差≤0.02mm),确认无误后锁紧螺丝。
再如卡盘卡爪更换:拆卸旧卡爪时需标记对应位置(避免打乱配对精度),用煤油清洗卡盘体螺纹孔;安装新卡爪时,先手动旋入至贴合面,再用扳手均匀施力至规定扭矩(参考设备手册);最后装夹标准试棒,检测三点跳动量(≤0.05mm),确保卡盘同轴度达标。